今天是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农历甲辰 龙年 三月廿一  北京: 晴 西北风3-4级转北风小于3级 -5℃~5℃

激情十三中|行走中轴线

发布时间:2023/7/19 9:43:00 访问次数:43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我校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发展特色,构建了“一核六维五阶梯”的辅仁课程体系,充分利用“中轴线文化”“大运河文化”“什刹海文化”交汇的地理优势,注重在体验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中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7月13日,高一年级将全体同学分成多组,分别前往钟鼓楼、郭守敬纪念馆、宋庆龄故居和郭沫若故居等处开展了“行走中轴线”的社会实践活动。

钟鼓楼

活动简讯
  清晨,蒙蒙细雨中,同学们齐聚在中国书店门前;重重屋檐下,同学们聆听着老师生动有趣的讲解。中轴线和钟鼓楼悠久的历史以及深厚的文化吸引着我们。
  我们带着期待踏上了旅程。第一站,万宁古桥。这里是确定北京中轴线的最初坐标,被誉为“京城第一桥”。桥边的镇水兽雕刻精巧,动感十足,是古桥的守护神。茫茫烟雨中,我们到达了第二站,鼓楼。在鼓楼上,俯瞰中轴线,遥望远处的景山,如纱般薄雾给它增添了一丝朦胧和神秘。









活动感悟

  轻雨抚京州,残柳曳影悠,马踏轴关路,思忆前堂坞。再临中轴,于急雨中相见,少了一丝璀璨夺目,多了一抹清幽古穆,雨,为这条贯穿史册的大道,蒙上了一层神秘,揭开了一道古朴,长史之卷于淡霭缓现,百年瑰丽伴柔风扬名。再会,重游,我与你重新相识,于妙语中重识端庄肃穆,于畅谈中再会匠心醇厚,半日之行,于中国书店相会,开我心渠,悟三朝古都何以站身立名,轴心一道荟萃先人章法道志,才得惜如今契机,幸再会,志永传;在万宁桥旁推于高潮,展京都水系宏图,学古匠智解水航,叹道家学术交融,定未来做国之栋梁;与鼓楼离别,高低贯穿一线,从金碧辉煌到莽莽市井,从景山之巅到坦荡行路,了平等一视之心,得以诚待人之理。再相会,不知何夕,但定会以德以理,竭诚再会。

——高一8班王虓

  “鼓楼在前,红墙黄瓦。钟楼在后,灰墙绿瓦。”
  本次德育活动,我们以中轴线为核心,从中轴线北端开始,登上钟鼓楼,欣赏钟鼓楼之美,体悟中国文化魅力。
  站在钟楼和鼓楼之间的文化广场上,钟鼓楼独特的建筑形态引人注目。不同于皇宫禁苑的威严肃穆、敕建庙宇的雕梁画栋,矗立在胡同之中的钟楼有着独属于自己的烟火韵味。灰砖白栏黑瓦绿琉璃剪边,朴素简洁,又有着砖石建筑独特的沉淀之感。虽饱经沧桑,却仍静静地守护在这里,忠实履行着职责。站在钟楼之上,眼前尽是历史积淀而成的古都风貌。
  伴着夏日的微雨,我们继续向前漫步,鼓楼独具特色的三重檐歇山顶与绿琉璃灰瓦进入眼帘。不同于钟楼砖石本色,鼓楼通体漆以正红,颜色稳重典雅,与上层的建筑金色纹案和灰瓦绿剪边对比鲜明,却又相得益彰。登上鼓楼二层,阳光射入殿内,经岁月打磨的地砖在阳光下折射出斑斓的金色,映衬在朱漆方立柱上。一面仿制主鼓居中放置,十余面副鼓陈列于鼓楼北侧,玻璃罩下陈列着一面明代主鼓实物。
  通过录制讲解视频,我们对钟鼓楼的建筑特色、历史沿革等有了更深的了解。中轴线串起历史与未来,新老北京城交融在这根轴线上。览北京钟鼓楼,品中轴线独特魅力!

——高一1班高笑涵

郭守敬纪念馆

活动简讯
  2班、4班的同学们前往郭守敬纪念馆参观学习。
  同学们首先参观了郭守敬生平记录展馆,对这个仰望星空的中国人、水利专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对他在水利、历法方面做出的贡献和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感到由衷敬佩。然后参观了大运河文化和北京城水利发展史展馆,通过生动的讲解,同学们的思绪回到了千百年前古人兴修水利的场景,古人的智慧使同学们啧啧称奇。
  活动中,同学们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生物、历史、地理、政治、天文九个组,大家自愿报名入组后,讨论确定与学科知识和本次活动内容相关的探究课题,例如:西海湿地动植物类群调查、太阳高度角计算、授时历的介绍、英语介绍郭守敬的贡献等。活动当天小组围绕课题进行实地探究,做好记录。









活动感悟

  郭守敬在小的时候就善于动手实践,通过阅读古籍复刻了浑天仪,用来观测星象;后来制作了莲花漏,其被元朝司天台作为计时工具,可见其精准程度;在他中年时,在全国各地修建测影所,用来编纂《授时历》,领先世界三百多年;他主持修建大运河,保障了元大都的用水需求……他的众多成就让我心生震撼,十分崇敬。
  这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我了解到了众多历史知识,丰富了文化底蕴,增强了文化自信,也让我树立起远大抱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高一2班方皓羽

  摩挲素月,他制授时历、创简仪、高表,将元历法推进一大步;居诸不息,他更立闸堰、修惠通河,发展了南北的交通和农业。在这个小雨飘飘的夏日,我们来到郭守敬纪念馆,再忆这位前朝伟人。
  走近郭守敬的雕塑,其往日的辉煌重塑于眼前:在片片莲叶之中、点点涟漪之上,郭太史身着青衣、手握书卷,指点着条条河渠的修治,任由襟袖在风中飘荡;驻立于莲叶之上,他似乎俯瞰着条条江河湖泊,心中饱含着对为国与百姓立命的期许与决心。至此,我心中微微荡漾。
  “朱明承夜兮,时不可以淹。”纵是浪花淘尽千古英雄,郭守敬的伟大贡献也会被历史深深铭记。

——高一4班李香盈

宋庆龄故居

活动简讯
  “生命是短暂的,但历史是漫长的。而且历史一定是朝着人民在争取实现和平和社会主义的斗争中取得最后胜利的方向前进的——假如一切重新来过,我还是愿意同样地生活”

——宋庆龄

  为了充分发挥当代中学生的作用,更好地参与到社会服务中,宋庆龄小组的同学们以小组调研的形式展开活动,大家为故居合理开发与发展提出建议。
  同学们自愿结为六个小组,经组内讨论决定调研的内容,例如:故居内文物保护情况、故居摆设与主人性格联系、故居厕所卫生情况…确定好主题后由每组组长进行任务分配,在活动前一天小组内召开会议讨论活动细节并撰写活动纪要,为第二天的活动做好充足准备。
  活动当天先听讲解员统一带领我们参观故居主楼和宋庆龄生平展,初步了解这位伟大的女性。
  然后各小组按计划开展调研,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拍摄短视频、撰写图文研究报告等方式积极为故居保护与建设建言献策。







活动感悟

  宋庆龄同志是一位很优秀的女性,她对新中国做出了杰出贡献。参观中,最让我触动的是宋庆龄先生对妇女儿童的帮助,她热衷于公益事业,热衷于帮助世界上受苦难的人民。作为新时代优秀青年的我们,要以她为榜样,努力帮助更多的人,热爱人民,热爱国家,为中国梦努力奋斗。

——高一3班姜悠然

  宋庆龄先生在一生中寻求革命道路、致力保障人权、呼吁国共合作、创建保卫中国同盟、团结国际友人、深入农村、部队、工厂、少数民族等中间进行深入调研、坚守自己的信念、关爱妇女儿童、倾心缔造未来、保卫世界和平、真实报道中国、促进国际友好。其光辉如太阳般温暖,照耀万物,她平等博爱的胸怀,助十万万中国人民得到解放,使世界妇女儿童权利得到保护。她对祖国和人民无限忠诚,赢得了全国人民的衷心爱戴,被誉为国之瑰宝。她始终把自己当作普通劳动人民的一员,严于律己、作风淳朴,廉洁奉公、鞠躬尽瘁。先生曾说过“中国可以没有我,不可以没有你!”“青年是革命的柱石。青年是革命果实的保卫者,是使历史加速向更美好的世界前进的力量。”吾辈之青年,身处太平盛世,虽无法如先辈一般为免国将不国而流血牺牲,但我们更应传承先生崇高之精神,发扬民族深厚之文化,砥砺前行,铭记历史,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高一5班贾思程

郭沫若故居

活动简讯

  7月13日,天上的太阳失去了往日的高昂,乌云终于带来了些许清爽。我们来到了郭沫若曾经居住的地方。这里的一间间房子记录着他的过往,一张张照片、一个个手稿也回映着他以笔代枪、为国奋战的脸庞,这一切都与我们无比接近,好像我们也来到了属于他的战场;走到院子里,路上弥漫着动人的芬芳,同学们就在这芬芳中传颂着属于郭沫若动人的篇章,他们高声呼喊着属于诗的宣言,好像又回到了那个用血肉的长城保家卫国的时代,他们看到了天上的街市,颂扬着对太阳至高的礼赞.......
  百年之后的今天,红色早已成为我们的心之所向,伟大的事业也正被我们每个人传扬,我们是新时代的少年,必将把这无数的诗歌永远传唱!









活动感悟

  在我的印象里,郭沫若先生是一位文笔极佳的诗人,小学时学到先生作品《天上的街市》,感叹先生才华之出众,当时的我并不知道先生的“全貌”。
  意想不到的是,先生就读的是一所医科大学。从日本留学归国后,他意识到:这社会太过于浑浊了,人情淡漠,唯有文字,可以激起最后一点尚未泯灭完全的人性,于是弃医从文。1919年夏,先生为积极响应“五四运动”,发表多篇诗歌作品,组织爱国活动;国民党发动反革命后,先生写下《请看今日之蒋介石》,在人民群众中引起剧烈轰动……先生饱读诗书,是一名优秀的翻译家、考古学家,甚至在理工方面也颇有造诣,于建国后担任了中国科学院院长。
  或许,如果多年前先生选择了继续留学深造,会有更高的成就,但“弃医从文”不单只是一个选择,更是国家的需要,而先生响应了这一号召。
  这次参观活动,让我认识到了郭沫若先生不仅是文坛上的巨人,更是在中国革命中闪耀着的一颗红星。先生的“全貌”难以窥探,后辈的我们只能通过先生留下的作品了解零星一二,但先生爱国与奉献的意志,我们定会完整传承。

——高一9班张熙悦

  半天的活动时间不长,但同学们都收获满满。在与历史对话中,体会人文之美;在与先辈晤对中,感受精神力量。行走中轴线,与精彩不期而遇……

文案及照片:高一各班班主任及同学
图 文 编 辑:高一(3)班 姜悠然
推荐】【字体: 】【打印】【关闭
本站总访问量:1256983人次 | 最高峰6153人在线 | 当前有39人在线 | 网站地图 | 管理登录
版权所有:北京市第十三中学  联系我们:56876807
京ICP备2020035690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913号 | 本站支持IPv6访问 | 技术支持:智慧创星